翡翠上蜡和浸蜡有什么区别?

翡翠加工成成品后,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给翡翠上蜡,所以,现在市面上的翡翠产品,大多都是有蜡的。

经过一段时间的佩戴后,翡翠上的植物蜡会慢慢挥发掉。

这种蜡的原料是天然植物,所以对人体无碍。

上蜡也是中国民间传统工艺之一。上蜡是为了使翡翠成品的表面光滑、光亮,光泽美观、均一。

雕刻师们也会把植物蜡融化,在抛光后,涂到翡翠表面存在的微细凹坑或裂隙中,填补其不平,使翡翠的表面更光滑。

还可保护翡翠,防止外界油渍进入。

翡翠上蜡在翡翠产业和国家珠宝标准内都是被认可的,它属于翡翠表面优化的范畴。

上蜡,能更好地保护翡翠。

翡翠毕竟是大自然之物,不可能件件都完美无瑕。

上蜡后,蜡可遮掩翡翠表面的坑点,从而使翡翠成品的表面洁净光滑,莹润通透。

除了防止油渍的进入,上蜡还有一个目的,就是给翡翠上一个保护层,使翡翠内部的水分不易流失。

这就好像女孩子会擦防晒霜出门一样。植物蜡无毒、无害,所以,只要是抛光过的翡翠,一般都会被上蜡。

所以大家不要再想方设法地为翡翠去蜡了,不上蜡的翡翠就好像没有了保护层,更容易受到伤害。

在这里,还要跟大家普及一下浸蜡的知识。常见的翡翠外观优化工序,有上蜡和浸蜡两种。

所谓上蜡,就是上面说的,利用刚抛光之后翡翠表面的余热,将石蜡涂抹在翡翠的表面,利用余热将蜡融化,然后用柔软的毛巾或者是棉布将多余的蜡质擦除即可。

上过蜡的翡翠光泽度会更好,触手也更加温滑,透明度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。

而浸蜡,就不仅仅只是翡翠表面的优化了,它是内外部一统的“优化”。

浸蜡是将抛光之后的翡翠,放进融化的石蜡中煮,热胀冷缩使翡翠内外部的裂隙加大,融化的石蜡便会“趁虚而入”,进入到翡翠内部。

这种方式,不仅优化了表面,翡翠内部的孔隙也都被填充上了石蜡。

这种优化方式跟B、C货很像,所以,浸蜡改变的已经不仅仅是翡翠的外观了,还有翡翠的种水。

这种方法,一般会被运用到质地较软、结构疏松、本身价值不大的翡翠身上。

对于种水好的翡翠,浸蜡是没什么用的,还会起到反效果。

浸蜡从根本上改变了翡翠的种水,会导致翡翠的结构不稳定,属于过度处理了。

浸蜡处理过的翡翠,可以被归为B货、C货的行列,大家尽量不要购买这种类型的产品。

以上就是关于翡翠蜡的知识。大家在购买翡翠时,除了要选择靠谱商家之外,一定要记得索要鉴定证书。

再高超的造假手段也瞒不过科技,所以,如果自己没有很多鉴别翡翠的经验的话,查验证书是最便捷、最好的方法。

您可能还喜欢...

发表回复